2014-2015年度德育质量分析 | ||||
|
||||
14-15年度周庄中学德育现状质量分析报告 一、学校德育队伍现状分析: 周庄中学共有 12 个教学班 ,411 名学生,教职员工 63 名。班主任青老教师结合,其中 35 周岁以下占 66.7.7% ,班主任工作经验 3 年以上占 50% ,新教师 1 名担任班主任。学校设有德育处,内设德育主任、副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各一名。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1 、观念意识到位,行动尚不同步。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已形成共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学校逐渐形成。但也仅仅是意识上的到位, 而行动上远没有到位。 德育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处于一种 “ 说 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 的尴尬状态。 2 、德育队伍形成,参与程度不高。 学校形成了校长 — 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和团队干部 — 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领导班子, 强调由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的德育队伍。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事实上成了德育干部和班主任的事情。因此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到学生活动、校园卫生等都似乎只是德育处的事。而班主任也仅限于管好自己班级的学生,应付考核,对其他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又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大部分教师都缺乏当班主任的热情。 3 、德育制度规范,考核评价存在缺陷。 德育常规的制定和落实正在不断完善。比如一日常规的序列化、 升旗仪式制度、优秀学生的评选制度、班级考核评比制度、 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等,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但制度化的管理依然存在缺陷,一些细节问题还很难量化。有时会出现班主任花了大力气管理班级,但考核量化成绩却平平的现象。 4 、 德育活动丰富, 活动效益有待提高。 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 结合节日、上级部门的德育活动,学校每月都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以及学校的艺术节、校运会、科技节等传统活动。可以说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只是值得思考的是在热闹过后,这些曾经轰轰烈烈的活动到底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具备多少实效性。 5 、德育环境形成,文化底蕴不足。 从整体上讲,校园整洁美观,德育氛围也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都张贴在了学校的显眼处。年级板报、德育板报定期更换,张显了年级主题和学校德育工作特色。过道的名人肖像或名言警句都布置得规范、妥贴,但有的老化。但对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周庄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来说,更应注重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6 、德育合力初显,有效整合欠佳。 建立健全 “ 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 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建立家长委员会,其成员将参与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格局。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教育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 而社会教育这一块就显得更为棘手。 现在, 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家长对子女不恰当的爱,导致学生不会劳动,怕苦、追求享受。有些父母个人素质差,自身的不良言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给子女以潜在的影响。还有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只注重子女的升学情况、物质生活要求,而对子女的思想、精神、心理需求等疏于引导和教育,有的过分溺爱、过分袒护,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粗暴武断 地解决等,于是出现了许多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的不快乐孩 子。而学校教育与失当的家庭教育相加往往等于零。从社会方面看, 学生成长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便出现了 “ 高投入、低回报 ” 的局面。 7 、学校常规教育的落实。 应该说学校对学生的常规,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长抓不懈,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视。但有趣的是学校常抓,学生也屡犯。如此 循环往复,德育工作的低效又一次暴露无遗。 造成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有家庭教育、也有社会教育问题。 让我们先从学校方面看,相比而言,学校对德育工作是最为重视 的。但不可否认,学校德育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 有待提高,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能力较弱;学校德育的时间、空间不足,德育理论传统的东西多,现代的少,由此指导下开展的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感染力不强;学校德育教育注重灌输,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缺少对学生品行、心理、修养方面的关心。 三、改变学校德育现状的对策与思考: 1 、重新明确学校教育的职能:教书育人,才识与德行缺一不可。 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颇,更不能本末倒置。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那么德育工作则是这一生命力的保障。 2 、育人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 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当务之急。教师不仅仅在学科专业、学历上提升自己,更应该在自身修为,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动向等方面得到发展。 学校应扎实开展班主任培训,培训应具备实效性。校级培训由德育处人员及骨干班主任承担,每学期落实培训内容。依照《班主任基本功》内容分理论与实践两大块,注重实效与延续。学年末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便于学校择优选取班主任。鼓励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最好采用轮训制,或已具备资格的教师在校内进行培训,使每位班主任都能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正确、有效 的方法。 班主任考核细则要更科学、人性化。除了传统考核项目外,可以通过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侧面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况。 学校应珍视那些充满工作热情、敬业的班主任,逐渐在校园内全员育人的氛围。 3 、改变防范式、控制式的常规教育。 教师处处防范学生,生怕学生做错什么。学校常规管理主要是检查式,这种方式往往把做错的张扬,甚至放大化。为了处处提防,学校、教师往往采用 “ 控制 ” 的手段 --- 控制时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 ( 1 )把 “ 不可以 ” 改成 “ 你应该 ” 。我们的一日常规中有太多以 “ 不可以、不能够 ” 为表达方式的条例,无形中似乎在传达一些不良的行为。而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逆反心理正在形成,他们反感师长对他们说 “ 不 ” 。所以,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学生容易接纳,愿意 执行。 ( 2 )将 “ 扣分 ” 变为 “ 加分 ” 。把学校原有的常规管理检查模式进行调整。将眼光更多放在习惯好的班级、学生身上,挖掘校园内的文明事、文明人,变 “ 扣分 ” 为 “ 加分 ” ,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宣扬良好的行为习惯。 ( 3 )评价制度模糊一些。我们在管理上必须要求严格、细致,但在评价学生行为常规上可以模糊一些。例如,班级常规评比,未必要将各班的得分情况进行量化公布。可以改成天气图标或星数,或以颜色区分。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到班级常规存在的问题,又能照顾到学生的自尊。 4 、德育活动应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以小见大。 根据学生常规要求,每月开展一项固定活动,各年级要求不同,活动形式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不宜过多,但每次活动都应注重成效,不能为举办活动而活动。 5 、从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6 、 加强家校联系。 让家长委员会发挥其功能, 大力开发家长资源。 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不应仅限于在校老师、校外专家来校讲座,还可聘请家教成功的家长现身说法, 这样对大部分家长都能有实际效仿的作用,而非纸上谈兵。聘请有专长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聆听窗外的声音,也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可谓一举两得。 鼓励班主任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更有效地促进家校 联系。 7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过分重视教学质量,必定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当幸福的孩子遭遇沉重的升学,心理问题必定随之而来。此时,尤其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应该经常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 题。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应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责 任。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沐浴阳光,而非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在阴影中。 杜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 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 ” 。 周庄中学德育处 2015 年 6 月 |
||||
| ||||